港茶已是香港的代名詞,位於上環威靈頓街460-164號的蓮香樓,是已經開業百年的老店。
他的前身是1889年在廣州以做糕點起家,現在的蓮香樓是在1928年在上環的皇后大道中開業,經過兩次的搬遷,在1996年才搬到現址。
在2009年也開了家姐妹店,叫蓮香居。
從地鐵中環站E2出口出來越過皇后大道中,來到威靈頓街就接近蓮香樓了。
一樓蓮香老餅家是在香港相當有名的老餅店。
適逢中秋,來這買餅的人絡繹不絕。
從這樓梯往上爬,二樓就是飲茶的地方。
一上二樓就被眼前的景象嚇了一跳。
滿滿的人潮,人聲鼎沸
來自各地的食客把所有的空間幾乎佔的滿滿的。
可以請服務人員帶位,但最好是自己找位子坐下,再請他們來收拾桌面,否則可能只有在旁邊看著乾瞪眼。
來這一定是要搭檯的(併桌),這裡不可能有屬於你自己單獨的座位,除非你剛好是一桌的人,坐滿了一桌。
否則即使你先坐了沒其他人的桌子,馬上就有人會來搭檯,而且保證沒人先跟你打招呼。
四周掛滿了字畫,增添了許多的藝術古味。
吊扇、老風扇、鳥籠,都是老香港茶樓的元素,
廣東人喝茶吃飯前必定會先用熱茶水燙一下杯盤碗筷,這已經是種習慣了,實際的衛生效果應該也不重要了。
坐好位置之後會有一張記錄卡,這很重要,因為沒有他你就拿不到食物了。
上面還註明了不可以給小費,應該是怕給了小費後,萬一拿了點心沒幫你蓋章,老闆就虧了。
茶資一人12港元,不管你要不要,一人一份,就像是在日本給你份小菜,當作是場地費。
這裡的價錢算是很實在,就是一般的價位。
茶葉有香片、水仙、龍井、普洱..........等等,可以問服務人員,他會拿一張小卡片給你看有什麼種類。
熱水就在旁邊加熱,隨時為客人添加茶水。
旁邊的小圓盆是用來洗餐具的,可別搞錯了。
可以選擇壺泡或是蓋碗泡。
這麼多人圍在一起,是有什麼名星出現嗎?
原來是這家店最大的特色,你想吃點心,可得用搶的才行。
當點心車推到位置後,眾多食客前仆後繼的湧向推車,急著選用自己想要的點心,這時別忘了帶著你的卡片,不然可是沒辦法點餐的。
說真的,還得用搶的,因為稍一不慎,你喜歡的點心被人選光後,再等下一波來,不知是何時了。
尤其一些熱門點心,比如蝦餃,排骨、鳳爪、雞札之類的,幾乎可以用秒殺來形容。
在此告訴大家一個小技巧,光在那喊著點餐是沒用的,要想辦法把點卡遞到婆婆手上,只要他拿到你的卡了,你就可以慢慢的告訴他你想要什麼,他會在你的卡蓋上所點數量的章,再把你點的東西拿給你。
我相信,這些推點心車的婆婆一定感覺自己是超級巨星,一出場就一大群觀眾圍繞在側,跟隨著他移動。
到達目的地,又被熱情的群眾圍繞,肯定很有成就感。
好不容易搶到點心了,喜孜孜的拿回位子上,慢慢享用。
點心的種類真的還蠻多的。
上面這個馬拉糕據說是評價第一的糕點,可是因為怕吃了太飽了,忍痛放棄。
一般的港式點心,幾乎一樣不缺。
這車的可都是熱門產品。
腸粉當然也是一定要有的。
這個雞球大包也是這裡的名物,可是真的太大了,在已經吃的太撐的時候才出現,只好忍痛放棄了。
蓮蓉包。
麵皮十分的香Q有彈性 ,吃的到老麵的香氣,裡面的蓮蓉又香又滑,完全不死甜,淡雅的甜味,中間又包著一小塊的鹹鴨蛋,鹹香清甜,很少吃到那麼好吃的蓮蓉包。
吃的時候要小心,剛出蒸籠的內餡是非常燙口的。
荷葉雞飯,基本上是將含有雞肉、火腿、香菇、蛋、蝦子的炒飯包入荷葉中,再拿去蒸,所以吃起來比較鬆,米飯也比較爛一點,但經過蒸的作法味道融合在一起。
說實在的,不至於難吃,但因為他佔用了胃的空間,少吃了好幾道點心,有點後悔。
鳳爪先油炸炸發後,鼓汁調味去蒸,蒸的非常入味,完成不會吃到生膠質的感覺,豐富的膠原吸滿了濃厚的調味,又是一道經典美食。
這個雞扎也是利害,聽說有時候包的餡都會有變化,這次吃到的是以腐皮包裹著雞肉(老店所有包雞肉的部份幾乎都是不去骨的,這是種傳統作法,吃的時候要小心)、芋頭、炸豬皮、豬肉,再以上湯下去蒸。
芋頭香、軟、綿,調味過的雞肉跟豬肉的油脂伴隨著湯汁被炸豬皮完全吸收,完全沒有一般炸豬皮的油臭味,反而像吸收了食材味道的海棉一樣,入口即化,滋味無窮。
腐皮也因為吸收了湯汁,變的軟綿但饒富風味,把所有食材包覆起來一口咬下,各式滋味經過蒸煮的過程,融合為一,卻又各顯特色。
真是令人回味無窮,後來又看到有包著花菇的雞扎,相信也是風味十足。
腐竹蝦捲,用豆皮包裹著以蝦為主的內餡蝦捲,上湯蒸熟,豆皮與內餡已交融合一,一口咬下外皮軟嫩,內餡紮實飽滿,還不時透露出鮮甜的蝦味。
蝦餃皮薄餡足,每顆蝦餃不囉嗦,裡面包著三隻完整的蝦子,吃的到爽脆口感,外皮薄卻仍保有彈性。
搶不到純排骨,只好插花一隻鳳爪。
排骨也是醃漬的十分入味,蒸過後油脂與肉做足了完美的融合,更重要的是肉質完全不柴,呈現出軟滑的口感。
牛肉丸有著陳皮的調味,應該是摔打出彈性,吃起來飽滿有勁道,香氣逼人。
叉燒包也是利害的角色。
內餡吃的到一塊又一塊叉燒肉,叉燒醬也不會過甜過鹹,就是一個很合諧的味道,卻又不失濃郁的叉燒風味,外皮不像一般坊間的鬆散,是有彈性也富藏滿滿麵香的麵皮,又是一個完美搭配的作品。
這裡也是可以直接點菜的。
如果看到喜歡的菜,直接跟服務員點,就不用去搶點心了。
據說這霸王鴨也是蓮香樓很出名的一道菜。
有著傳統的香港風味,喜歡把菜單就直接貼在牆上。
看到這裡,更有趣的是菜單上寫的價錢,一般人應該看不太懂吧。
這是古老中國民間常用的花碼數字,在目前港澳還很常見到,看來港澳還是很保留到一些老文化的。
簡單的教大家怎麼看這數字吧。
如下,各數字的代表符號是右邊表示的。
0:0
1:〡 或 一
2:〢 或 二
3:〣 或 三
4:〤
5:〥
6:〦
7:〧
8:〨
9:攵
如何看數字:
上面是他的數字,而下面的表示上面第一個數字代表的位數,比如元就是個位數,十元就是十位數,百元就是百位數。
例如下圖的雜錦瓜粒湯飯,上面兩個數字是50,而下面是十元,就表示是50元,上圖的富貴炒帶子,數字是128,下面是百元,所以是128元。
如果下面是十元,那就是12.8元。
了解了嗎 ?
哈哈~~是沒像現代那麼實用,但也是古老懷舊的一種樂趣吧。
久留蓮香。
這個提名版好像比較像塗鴉牆,不過也正呼應蓮香樓的平民氛圍。
飽餐一頓,櫃台前還是掛滿字畫,節錄一段李白的將進酒,似乎就告訴來此的客人,就好好把握這裡的美食,盡情享用吧。
他有訂座電話,不過我實在不知道他真的能訂嗎?
也許是一大桌的聚會可以先預訂吧,有機會再來試試。
來此不要預期會有多好的環境跟服務,因為本來香港的服務也就。。。。。。。。哈哈。。。。不過人家至少很有誠意的已經告訴你,他們免收一成的服務費了。
美食我想這裡可以滿足你的需要,但更特別的是他的懷舊跟歷史感以及搶食的點餐法更讓人多了一份用餐的樂趣。
蓮香樓官網:http://www.linheung.com.hk/lin_heung_tea_house/
營業時間:06:00~23:00
延伸閱讀[香港-中環-灣仔-一樂燒鵝(附記甘牌燒鵝),金紫荊廣場]
留言列表